幼儿游戏案例分享:有趣的轮胎
《幼儿游戏案例分享:有趣的轮胎》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中班案例分析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1游戏来源:根据《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矗而操场边上的轮胎,虽然是生活中的废旧材料,不仅环保而且能锻炼幼儿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对于幼儿动手动脑的创新能力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最早投放时小朋友都很爱去“玩滚轮胎比赛”的游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朋友玩轮胎的兴趣渐渐少了。因此为了重新激发他们玩轮胎的兴趣,我在网上查阅了资料,也反省了之前的教育方式,准备更换了一种自由探索的方式,发挥小朋友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小朋友自己去尝试玩法,制定规则,从多种方式尝试着玩,加入新的材料进行新的游戏。最后分组分工自主选择材料,自主搭建。不仅自己玩,还邀请小弟弟小妹妹们一起玩。
2预期目标:
1.幼儿能喜欢玩轮胎,在活动中能体验到愉悦的情绪,团结合作带来的成就感。
2.能感受轮胎的特性,并能利用泡沫棒,楼梯,木凳子,平衡木等低结构的材料去完成有创意的体育游戏设计。
3.在活动中能锻炼幼儿身体动作发展中走,跳,钻,平衡,攀爬的能力。
4.培养同伴间合作游戏,遇到困难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尝试用观察,探究,实践等科学的方式去解决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游戏材料:
1.基础材料:轮胎若干
2.辅助材料分四个阶段投放:
(1)第一阶段:投放泡沫棒,玩打地鼠的游戏
(2)第二阶段:投放较小体积的材料奶粉罐,泡沫积木等尝试进行一些创意混搭玩法。
(3)第三阶段:投放较大体积的材料如楼梯,平衡木,木凳子,攀爬网等,进行大型搭建创意玩法。
(4)第四阶段: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如,木凳,木梯,垫子,平衡木,奶粉罐等。小组合作绘画草图,再进行分工搭建。
4游戏玩法:
1.自由探索玩轮胎
2.小组合作进行创意搭建,并创新玩法。
3.小组讨论自由选择材料并画出轮胎摆放分布图,并根据图纸进行合作搭建摆放。(一)游戏的推进:轮胎放在操场的一角,但是幼儿很少单独的时间去多方面的了解、探究它的玩法。因此小朋友们开展就一次关于主动探究轮胎玩法的游戏活动。首先针对轮胎本身,请小朋友先观察再单个探索到双人再是多人的团队协作的体能活动。
(1)第一次游戏推进
A.观察:小朋友一开始每个人一个轮胎进行尝试,一些简单的玩法,他们进行了跳,走,钻,滚,等单一的玩法之后,再老师一直鼓励地提示下“还可以怎样玩才能更好玩呢?”豪豪马上说:“老师快看我。”他马上坐进了轮胎,身体开始弯曲,然后再平躺,俨然一副仰卧起坐的姿势埃然后我又问道:“这个仰卧起坐很有创意,你还可以怎么玩才能更有趣呢?”他晃了晃头,眼睛一转,说:“还有这样。”然后他就爬起来,把轮胎竖起来钻进轮胎,来回地转。接着我说“非常棒!现在你还可以和你的朋友一起玩不同的花样吗?”,然后他就找到了君君一起玩,一人躺在轮胎上另一人拉的游戏。有些小朋友看见了,也都开始尝试两两合作,站在轮胎上互相抱着,不让队友掉下去,还有互相推看谁先掉下去,或者还有两个小朋友坐在轮胎上用脚搭桥玩,还有一起坐进去拍手玩。接下来,我又说“小朋友们还可以找更多的小朋友一起玩吗?”接着小朋友自由组合进行合作搭建轮胎,一起玩,开始小朋友们只能摆一条简单的直线进行走,后来渐渐地有了不一样的玩法,几个小朋友围坐在一起玩了起来。
2.分析:在此活动中,小朋友们身体能力发展主要锻炼到了走、钻、爬、平衡。通过观察小朋友们在初次进行探索活动时,通常都是单个进行简单重复的探索。在老师一次一次地提问和促进下,小朋友进行了多种创意玩法,还进行了两个人和多个人的合作。在这一时期同伴合作的游戏形式更能促进小朋友们相互学习,教师的介入也避免了幼儿进行重复的低水平的游戏,提高游戏的难度。
3.材料调整:由于单独玩轮胎时间较长容易变得枯燥,经过小朋友们的讨论,他们想玩“打地鼠”的游戏,因此增添了泡沫棒。
4.指导策越调整:为了增加游戏的趣味性,让小朋友们自己讨论,增加了他们玩轮胎的兴趣。(2)第二次游戏推进经过小朋友们的总结,他们觉得玩打地鼠的人太少了,想要用更多的材料和轮胎一起玩,然后他们寻找到了二楼泡沫积木和奶粉罐和轮胎一起玩。
1.观察:因此威威和墨墨在刚开始拿到泡沫积木和奶粉罐时,会把它们都放到轮胎圈里,怕其他小朋友抢。我就拿起剩下的一些积木,开始在他们旁边混搭着轮胎,随意摆放了起来。威威看到了,忙递给我一个泡沫说:“老师,这给你1我说“要不我们一起来搭一个有趣的轮胎积木吧1然后他们欣然同意,开始把泡沫放在轮胎上作为障碍。也有小朋友观察到了,然后把奶粉罐的位置也进行了更多创意的摆放。游戏的趣味性也慢慢地展现出来。
2.分析:在此活动中,小朋友们第一次尝试小组合作创意搭建的方式。但是由于小朋友们对于体积小的玩具和轮胎结合,还是第一次,经验不够,开始时还是以最初玩积木时的经验,先占为己有。然后老师以游戏同伴的身份进行示范引导,慢慢地传递了一些简单的轮胎和积木结合的办法,渐渐地激发出幼儿的创造力。幼儿的语言发展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发展。
3.材料调整:小朋友们玩了一次以后觉得这样的搭建太小了,不太好通过,有小朋友想到了我们混龄时用的楼梯。
4.指导策略调整:老师迅速的采纳了小朋友的建议加入了第一种新的大体积的材料——楼梯,进行共同搭建。
(3)第三次游戏推进
在使用了楼梯的搭建后,小朋友逐渐地对大体积的材料与轮胎的混搭玩法产生了兴趣,并提出了更多的建议,如加入操场边的平衡木还有方凳。
1.观察:小朋友们在加入新的大体积的材料——平衡木和方凳后,就有了更多的想法,琪琪开始很吃力地搬动一个平衡木,我立刻去帮助她,然后说“这个好重,你可以多找你的朋友来帮助你啊1不一会儿她就召集到了天天和浩浩“快来帮我搬轮胎”,“这个平衡木我怎么都放不进去。”当他们合力一起放进去时,小朋友们非常开心,第一次感受到了合作带来的成就感。不久小朋友们之间的合作也越来越密切了。楠楠开始不满足于几个轮胎平放的搭建,开始加入更多轮胎的重叠。而在搭建中也出现了一些平衡和摇晃的问题,洋洋在走平衡木时发现了这个问题,脚踩住一端,平衡木会翘起来,这时他通过观察和尝试踩了几次木板,看到对面的丽丽也准备过。突然灵机一动“请你先踩住,我过了也帮你踩。”这样他们都通过了,还把他们的方法给其他的小朋友分享。他们分享后还特别开心,因为他们不仅合作成功,而且还把成功的经验分享其他人,感受到了更多成功的快乐。伦伦在过平衡木时,觉得有一个点非常不稳,一直晃。他跳下来,按了按下面的轮胎,发现它有点软,不太适合放在那个位置作为连接,他又看到了旁边的小木凳,立刻拿起了木凳替换掉那个轮胎,然后再走上去,试了试,稳固多了。慢慢地小朋友们也不再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开始自发地把它们连在一起。然然自己给这个取了名字“真正的游乐园”,然后把它告诉了其他人。大家都觉得是,开心地一起呼喊起这个名字来。
2.分析:加入了大体积的材料后,幼儿在身体动作发展上有了新的一些技能发展跳跃,平衡,走,攀爬。从观察中看出,教师提供材料的丰富与适宜性对于小朋友的创意搭建活动有很大地促进作用,在适宜的材料促进下,小朋友们会自然而然地增加合作,在不知不觉中,人际交往和团队协作力都得到了提升。
3.材料调整:然然,突然提出想增加攀爬网,这样增强了他们身体能力技能发展的丰富性和游戏的趣味性。
4.指导策略调整:尊重小朋友的意见,帮忙增添。
(4)第四次游戏推进
小朋友们为了搭建更好看,更好玩的乐园,墨墨提出来要把它画在纸上再进行搭建。
1.观察:这次小朋友们首先自由分组,并根据投票选出组长,再由组长选择布置的区域,再在小组中分工。辰辰是小组长,他给每个小朋友发了一只水彩笔,还给他们分配了任务“兮兮,你来画轮胎。轩轩你来画楼梯,我就画个奶粉罐在这里吧1随后他们很快开始画起了草图。然后组长们在介绍了小组的轮胎布置分布后,就开始选择材料并进行分工搭建了。只见默默一边看着图一边煞有介事的指挥着大家:“睿睿,我们需要两个轮胎,你和甜甜去搬吧!月月,我需要两个方凳放这里。是重着的哦1大家开始一起合作搭建起来。但是搭建不久后,我发现威威和锋锋就开始自己玩了起来。然后我就问她们“威威,你们在玩什么呢?”他很开心的回答“这是我们的跷跷板。”“哦!这个跷跷板是不是太少了一点,你们可以和默默他们一起搭,做一个更大更好玩的玩具,好吗?“他们想了想,点点头开始和同伴们继续搭建起其他的玩具。
2.分析:通过了几次活动开展后,从幼儿开始慢慢的有了分工合作的意识,但是任务感还不是很强烈。容易被一些其他的材料分散注意力,教师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干预和正向的引导,在这个时期,是非常有必要的。
4.材料调整:但是由于之前有泡沫棒来打过地鼠,所以有些小朋友也选择了该材料但是会对小朋友的搭建活动并没有很好的支持作用,因此后来我建议小朋友们用垫子,攀爬网和拱门替换掉了泡沫棒。
5.指导策略调整:在尊重儿童意愿的基础上,根据幼儿开展活动时的情况,适时地给出我的建议去调整投放的材料。
延伸活动:
1.在幼儿已经有了玩轮胎一定经验的积累后,在材料的选择上还可以尝试让幼儿体验轮胎和其他材料结合的效果的区别和差距,进行记录,对于个别安全隐患,需要引导他们自己去检查,个别材料进行替换。在任务的完成度及时间限制有明显的提示与要求,增强幼儿的任务感,集体荣誉感。
2.还将针对搭建中的轮胎合理布置的问题,“能跑,能跳,能钻,能爬的大玩具”抛给小朋友进行讨论和思考,然后请幼儿选出既安全又好玩,布置也合理的方案。再进行分工创意搭建。
活动特点
该活动合理地应用低结构材料--废旧轮胎,对于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在教学游戏中幼儿通过自己尝试玩,到创新玩,再到自主设计玩不仅发挥了幼儿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而在该活动中幼儿自发的跑、跳、走、钻、爬。对于《指南》中指出需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等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而这也是幼儿体能活动探究式地学习进行了一次很好的尝试。《指南》中指出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在活动组织过程中,教师尝试了更多的方法,例如作为一个参与者对幼儿进行启发式的教育。幼儿在该活动中能分角色,分配任务,共同合作完成搭建任务。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