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教学中,经常有孩子问:“老师,什么时候出去玩呀?”孩子内心非常渴望去教室外自由玩耍,尽情奔跑。相对于室内环境,户外环境更加开放自由,活动空间更大。但是当前幼儿园活动主要在室内进行,户外游戏时间不能充分保证或者不能完全满足孩子的需要,而且户外活动主要以早操、体育游戏为主,户外自主游戏开展相对较少,教师对如何开展户外自主游戏也有不少困惑。近些年来,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观念不断转变,对幼儿户外自主游戏也越来越重视,在摸索着前进!

在户外自主游戏过程中,幼儿受到思维以及日常经验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对游戏的兴趣点是不同的,教师需要对幼儿有更多的了解。教师应准备好相关材料,在保证幼儿安全的前提下,任由幼儿自由发挥,采取恰当的方式对幼儿鼓励和支持。在户外自主游戏开展过程中,往往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此时就需要教师在恰当的时机,使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引导孩子。幼儿在游戏时,教师在一旁要及时记录孩子在游戏中的表现,游戏结束后也要进行“复盘反思”,认真思考指导过程,找出不足。另外,教师在指导幼儿游戏时要观察幼儿游戏的需要,及时提供帮助和游戏材料。幼儿在游戏中遇到问题时,教师不要过分包办,适当留白,让其找到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才能够促进幼儿在游戏中大胆尝试,自主探索,从而保证户外游戏的自主性。所以幼儿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和价值,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例如,在“平衡区”户外自主游戏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各班幼儿的实际状况,将“长凳”充分利用,可设置不同难度的独木桥,通过调整“桥”的长度和坡度,对平衡区游戏活动难度进行控制和调节。为了提高游戏活动的难度,还可以在其中投放一些障碍物,这样就能够根据每一位幼儿的锻炼需求。通过合理投入开放性的游戏材料,既能够满足不同幼儿的实际需求,也能够激发幼儿的创造热情,让幼儿感受到户外自主游戏的趣味性。

“把游戏还给孩子,让孩子成为游戏的主人”,在户外自主游戏中,教师要学会转变角色,蹲下身来,和孩子对话,扮演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认真去观察、分析、解读孩子的行为,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和需求点。这样,幼儿在游戏中不仅可以收获知识和技能,还将获得快乐,幼儿园才能成为幼儿开展户外自主游戏的乐园。

自主游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体现自由、自主、探索和创造。教师在组织幼儿游戏时只需创设有吸引力的游戏环境与提供适合的游戏材料等,让幼儿自己设计“玩什么、怎么玩,思考为什么这样玩,选谁玩”等。教师在游戏的过程中扮演着和幼儿平等的参与者角色,成为孩子游戏活动的支持者与合作者,给予幼儿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空间和过程。教师更适合站在幼儿身后追随,而不是走在前面指挥,要善于放权给幼儿,让他们认识到游戏是自己的“专利”,对每一个活动步骤、每一项材料,选每一个计划都拥有充分的话语权,使整个游戏被儿童所主宰而不是被教师的专制导演所控制,要在游戏中发挥幼儿的创造力,因为自主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进行的活动。自主游戏的主导者应该是幼儿而非教师。幼儿自主游戏的主题、玩具的选择以及游戏的进行与结束都应该由幼儿自己来决定,而教师则要正确把握介入的时机和方法,从“质问”为“询问”,由“制止”改为“了解”,尊重幼儿的选择,也要尊重幼儿暂时的不选择,才能让幼儿成为自主游戏的真正主人!

多元的游戏环境才能支持幼儿的自主游戏,根据游戏内容合理地分析地理环境、开发多元游戏场地尤为重要。开放平坦的空间有助于发展幼儿的大动作,幼儿园的角落、封闭的空间对幼儿来说意味着安全、自由和个性化。合理规划游戏场地,多增加游戏内容及游戏时间,尊重幼儿的兴趣与需求,增加多元的自主游戏内容,提高幼儿玩游戏的兴趣,这才才能发挥自主游戏的独特价值以促进幼儿不同层面的发展。

撰稿:望牛墩同舟幼儿园 杨姗

编辑、审核:谭润芳